觀摩優秀園林作品 感悟造園藝術精髓——參觀杭州優秀園林作品有感
發布時間:2011-12-12 作者:杭州園林網 字體大小:小 中 大
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公司常務副總李壽仁帶領徐州云龍湖珠山景區景觀綠化工程項目部的施工人員,參觀了杭州花港觀魚、太子灣公園、西子湖四季酒店、中鐵·國際城等優秀園林作品。李總進行了全程的現場講解,以期通過實地觀摩,讓大家對植物配置、空間組合、施工技巧等有更直觀的認識。以下是幾位參觀人員的感悟,通過他們的文字,我們對這些優秀的園林作品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李鵬:植物配置需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本次參觀的第一站是西湖的著名景點花港觀魚,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牡丹亭的植物配置,牡丹亭建造于1952年,良好的植物配置將牡丹亭完美地融入其中,卻又不擠占牡丹亭的主體效果,達到了建筑與植物的和諧相融,堪稱造化為師的典范。通過李總的現場講解,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園林不是機械的堆積,而是在審美基礎上的藝術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西子湖四季酒店的植物配置中讓我對這一點有了更加貼切的體會,其在有限的場地空間中利用植物的搭配及仿古建筑的應用,讓旅客有回歸自然之感,在旅居生活中享受到中國江南園林的自然美,使旅游者的心靈得到園林美景的陶冶。
沿途一路看來,很多植物都是當地的鄉土樹種,互相搭配很有特色,由于每個地區的氣候差異造就了植物不同的生長狀態,因此,在植物造景時,不能因為在某些地區看到良好的植物群落而全部照搬照抄,對于優秀的植物配置,可以在吸收的基礎上對其改造,盡可能地運用本土樹種,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
好的植物配置,能夠遮擋建筑與周邊環境不協調的地方,起到意想不到的景觀效果。在西子湖四季酒店的庭院中有一處景觀墻,就很好地運用植物配置的手法達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這處景觀墻在材料選擇上取消了現代的磚石混凝土,改用傳統的駁石堆砌,在駁石上附于泥土,點上些許鋪地植被,一處原本枯燥的景觀墻頓時顯得充滿生機!不高的植被與景觀墻象征性地有了隔斷效果,其適當的高度又很好地將附近西湖的景觀“借”收眼底,與西湖的環境融為一體,堪稱經典。
大自然中的四季變化在任何微小的環境中都能看到,優秀的植物造景不能違背自然規律。通常,我們把常綠樹種理解為實,落葉樹種看做為虛,虛實結合才能體現四季的變化,大自然的色彩、飄逸的樹冠讓人的心情愉悅,但如果林層的底部也通透無遺,就會給人一種不安全感,因此,要盡量使用常綠的樹種和球類植物使整個林層的重心下沉,求得相對的穩定并控制全局,而在空間的疏密處理上,要力求密不插針,疏可走馬,疏密有致,收放自如。自然界中不等邊三角形的構圖重心穩重得當,因此,植物的配置中,不論是高低錯位,還是前后左右錯位,不論是平面布局,還是空間處理,均須遵循不等邊三角形的構圖原則。上層的植物群落要氣場流暢,布局深遠,植物的大小、高低、粗細、常綠與落葉、葉片的大小、質感、色彩和花期以及天際線、林緣線、草坪線等要有豐富活潑的變化;下層植物的搭配上,可應用球類植物,在球與球的空隙中,盡可能多地添加花灌木及其他植物,從而使得群落整體的空間效果更加豐富、飽滿!
園林藝術的精髓是以造化為師,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將原有自然界零落的景觀資源有機結合,通過藝術配置形成豐富的植物群落,才能達到優秀的景觀效果!
苗孟:造園風格各不相同 景觀表現同樣精彩
杭州是一個園林藝術的天堂,這次有機會來到這里學習造園藝術,感觸很深,雖然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只參觀了花港觀魚、太子灣公園、西子湖四季酒店及中鐵·國際城四個園林景點,但卻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進一步加深了我對造園藝術的理解。
四個園林景點給人的感覺各不相同,但景觀表現都同樣精彩。
走進花港觀魚,給我的感覺是酷似森林中有另一番天地,仿佛置身于林海之中,一棵棵古樹記錄了園子走過的光輝歲月,同時也銘記了幾代園藝大師的心血和汗水。來到牡丹亭,讓人豁然開朗,在這方小小的天地中,竟將造園藝術詮釋得如此完美,讓人不禁感嘆:原來園林也可以這樣做。
太子灣公園是山體與公園的完美結合。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水景的做法,一抹溪流自山而下,令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中,經了解,這溪流乃是人工而為,流水來自錢塘江,不禁感嘆:雖由人作,宛如天成。
西子湖四季酒店處處流露著古典園林的氣息,并將現代造園藝術的真諦詮釋淋漓盡致。來到這里,給人的第一感覺不是酒店而是庭院,是家的歸屬與輕松感,亭、廊、水榭、枋應有盡有,盡顯優美、典雅、清幽、寧靜,植物配置上更是堪稱精品。
中鐵·國際城是中西合璧的產物,歐式的布局與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有機結合,奢華、尊貴的感覺無處不在。其整體風格是歐式的維多利亞皇家園林景觀,但在植物配置上卻處處彰顯東方氣息,中西方造園藝術在這里完美融合,整體景觀純凈、自然中透露著大氣、華貴,再現了維多利亞時期的園林藝術經典。
對于剛剛進入園林行業的我而言,此次的學習經歷是很寶貴的,實地觀摩這些經典的園林藝術作品,再加上李總的現場講解,讓我對造園藝術有了更深的感悟,對今后的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裴世云:園林空間需收放有度 組團概念要主次分明
此次杭州之行時間雖然很短,但是收獲頗豐,通過實地觀摩與李總的現場講解,對園林空間的收放與組團概念等有了新的認識。具體體會有如下幾點:
從進入花港觀魚開始,一路走來,進一步體會到了上部空間的收與放,以及各組團之間的圍合、到達某一個地方的放空等技巧。在牡丹亭,蜿蜒的園路就象人體的血管,錯綜復雜,卻又張馳有度,實為經典。組團與組團之間需有流白,才會給人幽靜深遠之感;而園路兩側的流白則一定要錯開,大小形狀不一,切忌像人的兩個耳朵一樣對稱。中鐵·國際城的組團概念最多,但都很有層次感,就像書法中的先橫后豎,主次分明,顧盼有序;組團的飽和度和植物色彩的對比以西子湖四季酒店做得最好,這里的組團不論大與小,植物品種都盡可能多,色彩、葉片的對比等也很鮮明。感觸較深的一點還有不等邊三角形定律,它不僅涵蓋了樹木的種植,還包括了組團之間的關系以及景石的大小擺放等,在造園中應用廣泛。
兩天的參觀學習,通過觀摩這些優秀的園林綠化工程,對我自身是一種很好的提高,對今后的施工也有很多的借鑒意義。
在學習中提高,在交流中進步,通過這樣的現場培訓,不斷吸收和借鑒他人的成功之處,經過分析消化,轉變為自己的東西,并結合工程實際,不斷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從而在提高員工整體素質的同時,將工程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為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做出更多貢獻。